浩然,专注孔雀养殖及技术研发
您的位置 >>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

这里的山路十八弯

新闻动态 时间:2019-02-28 来源:安徽孔雀养殖 点击:2104

  来源:芜湖日报,转至无为县人民政府网http://www.ww.gov.cn/channel-cms-view-2429-64497.html
 
图片点击放大
  从市区出发,前往无为县开城镇浩然孔雀养殖有限公司的路,走得并不顺畅。
 
  开城镇境内山路蜿蜒。我们的采访车辆进入开城后便始终在“上坡、下坡”中重复。根据导航的提示,记者一行沿着一条羊肠小道一路开上山,不想却走进一条死胡同,不能前进,不能转弯更无法掉头。无奈,司机师傅只得小心翼翼地挂倒挡,缓缓将车辆“挪”下山。
 
  直到遇见无为县农业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,我们才找到正确的路。当然,走的还是曲折十八弯的山路。一路驱车前行尚且不易,当地村民如何在山路十八弯中寻找脱贫致富之路呢?采访中,我们努力寻找答案。
 
  带动乡亲 共同脱贫
 
  还没进门,一阵阵孔雀的叫声就不绝于耳,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来客。走近一看,孔雀们的“英姿”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记者眼前。它们有的蹲在树架上休憩,有的悠闲地散步。雄孔雀华丽的羽毛看上去光彩夺目,尾羽不时抖动沙沙作响。有的孔雀或许是因为“高兴”,扑腾一下扇动翅膀,腾空飞跃。
 
  王华养殖孔雀已经有十多年时间。2007年,他在天津看到有人通过养孔雀实现了脱贫致富。于是,便决定回到家乡无为养殖孔雀,既让自己“富了口袋”,还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。
 
  “当时,养孔雀还是件稀罕事。”王华告诉记者,刚开始只有1亩地,孔雀种还是从天津引进的。后来慢慢发展,不仅占地规模扩大到100亩,而且可以年产2000只成熟孔雀,年收益达300万元。现在,他还带动当地29户贫困户一起脱贫,平均每位贫困户每年可增加3000多元的收入。
 
  王红梅,当地的一位贫困户。在浩然孔雀养殖有限公司,她每天的工作是给孔雀喂食、打扫卫生等。当记者将芜湖传媒集团的红围巾交到她手中时,她便说出自己真诚又朴素的想法:“我在这里,每天的工资是100元,比过去的日子好过多了。”王红梅说,只要能够脱贫致富,让我多干些活也愿意。
 
  政策助力 保驾护航
 
  怎样让养殖孔雀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?面对记者的提问,王华打开了孔雀标本陈列室的大门。一眼望去,俨然一片彩色的“海洋”:有的是把孔雀制成标本,看上去惟妙惟肖;有的是将孔雀羽毛制成扇子,扇面五彩斑斓……“目前,我们逐渐把孔雀做成一个深加工的产业链。”王华表示,孔雀既能观赏又能食用,孔雀蛋、小孔雀可以供他人养殖,孔雀羽毛还能制作装饰品等。
 
  一系列政策,也为当地脱贫致富“保驾护航”。无为县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定期为该养殖基地免费提供防疫设备、场地消毒等。县、镇政府搭建农产品交流平台,进一步解决产品宣传和销路问题。作为市、县级龙头企业,该农场还能获得资金奖补。同时,政府为当地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,用于该农场的入股资金,贫困户每年能获得分红。
 
  “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努力,但是想要真正走好脱贫路,依然任重道远。”无为县开城镇相关负责人坦言,一方面,和无为县东南部的乡镇相比,位于西北部的开城镇没有太多区位优势,在交通方面的投入也更大;另一方面,依然没能跳出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”的传统模式,主动性和创新性还有待加强。因此,我们还要进一步在“精准”上下功夫,扶贫工作才能立得住、站得稳、可持续。